为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机制,对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实行生活补助,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机制,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适用范围及补助对象
本意见适用于常住户口在*市行政区域内,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鉴定组织鉴定为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的人员。
三、补助标准
对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实行生活补助的标准依据并发症鉴定等级分为四等。
一等:因节育手术直接造成手术对象死亡的,按规定发给一定的安葬费和抚恤金,并发给配偶及子女1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二等:因节育手术造成节育对象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属城市居民的,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属农村居民的,每人每月补助400元。
三等:因节育手术造成节育对象组织器官损伤,并累及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属城市居民的,每人每月补助260元;属农村居民的,每人每月补助200元。
四等:因节育手术造成节育对象组织器官损伤,但未累及功能障碍,只需作一般长期治疗者,每人每月补助50元。
四、资金来源和管理
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补助资金由市和市区、开发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市财政负担30%,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70%。市级财政负担部分于每年12月10日前拨付,市区、开发区财政收到市财政拨付资金后,于每年12月20日前连同本级财政所负担的资金,一并划拨到委托发放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委托发放机构),由其于每年12月底前,将补助金足额发放到补助对象的个人补助帐户。
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生活补助专项资金由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共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五、申请和审批
(一)申请。每年9月份,符合条件的节育并发症患者可以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节育并发症鉴定书(19*年10月1日前无鉴定书的要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向其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属单位职工的,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单位同意后将经单位审查盖章的申请及相关材料报送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
(二)审批。
1.村(居)委会收到申请后,于每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意见连同申请材料一并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村(居)委会上报材料后,进行审核,并于每年10月20日前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材料一并报市区、开发区人口计生部门。
3.市区、开发区人口计生部门自收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材料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审查确认。审查无误后,建立并发症生活补助人员信息档案,并将名单批复给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由其将市区、开发区人口计生部门确认的名单反馈到村(居)委会,由村(居)委会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公示结束后,市区、开发区人口计生部门将确认的补助发放对象名册于每年11月20日前报市人口计生委备案,并同时提交同级财政部门和委托发放机构。
4.市人口计生委自收到市区、开发区人口计生部门上报的《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生活补助发放对象名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规定计算出市级财政需要承担的补助金额,报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