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文化外宣效果。建立外宣、旅游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搞好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发展对外文化产业。
(十六)创新外宣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引导,转变“外宣只是对外新闻宣传”的传统观念,树立“内宣外宣一体化、跨出地域就是外宣、对外交往也是外宣、外宣重在‘快宣’”的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外宣方式方法。强化全民外宣意识,广泛开展“人人都是建始形象、个个都是外宣使者”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对外宣传的内容和风格上,体现建始特色;在表述方法上,符合传播规律,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
(十七)加强外宣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把外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从事外宣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重大外宣活动。全县要构建由县委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级各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大外宣工作格局。
(十八)整合外宣资源。加强外宣资源的整合,集中经贸、旅游、民族、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安、统战等部门的力量,形成外宣合力。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加强与县委外宣办的联系,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形成信息通达、联系方便的外宣工作网络,建立信息共享的绿色通道。加强县内外宣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努力形成全县一盘棋、整体推进外宣工作的局面。
(十九)加强外宣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选配得力人员充实外宣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外宣干部熟练掌握政策和专业知识,提高有效利用媒体、主动引导舆论的本领。支持鼓励外宣干部到
第一线参加经贸、文化等活动,增长才干,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外宣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从事外宣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外宣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二十)改善外宣工作条件。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外宣工作,为外宣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制定出台对外宣传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外宣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外宣工作正常开展。
中共建始县委
2009年4月28日
文章 写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