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指导下组织实施。
(八)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负责处置的主管部门和事发地党委、政府,在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的同时,将情况报告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县政府新闻办公室要在第一时间参与,制定新闻处置意见,通过正式的新闻发布渠道对外发布,以争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九)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畅通舆情收集渠道,稳定舆情搜集队伍,及时掌握全县的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分析舆情,提出引导措施和办法。建立完善舆情专报、通报机制,充分利用舆情资源,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和扩大网络评论员队伍,跟踪、掌握、处置网络舆情,确保正确舆论导向。
(十)建立外宣工作管理协调机制。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举办重要对外宣传活动,外地媒体约请采访县级领导,上级媒体来我县进行舆论监督,海(境)外媒体来我县采访,要及时向县委外宣办通报,由县委外宣办做好联络协调和有关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制作外宣品(电视片、书刊、画册、图例、旅游手册以及电子出版物等),应事先将方案和样品报县委外宣办备案,并按要求报县委、县政府和州委外宣办批准。
四、努力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十一)争取各方面支持,精心策划外宣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重要活动,外宣部门要精心策划有丰富内容、实际效果、广泛影响、能打下烙印的外宣活动,组织开展邀请记者组团来我县集中采访报道、制作外宣品、联办经贸文艺节庆和产品推介会、学习考察交流等活动,提升外宣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十二)构建外宣主流媒体阵营。充分发挥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中心等媒体在对外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外宣意识。在新的形势下,内宣与外宣必须打破传统分工,进行有机融合。《建始新闻周刊》、建始广播电视台、建始公众网、建始网、《茨泉》杂志等主要新闻媒体要明确外宣工作责任和任务,构建全县对外宣传的主流媒体阵营,发挥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针对中央、省、州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重要位置、重要时段、重要栏目,定计划、定任务、定措施,精心组织重头报道,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县内主要新闻媒体要加强合作,推进业务交流和节目专题、专栏交换,实行资源共享。
(十三)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建立考评机制,强化责任和措施,明确重点网络媒体对外宣传的目标任务。加强重点网站建设,认真抓好“全县新闻宣传统一上网工程”。县内主要新闻网站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减少重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宣传的管理,全县所有从事新闻业务的网站,统一归口县委外宣办(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管理。
(十四)加强对外典型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典型宣传意识,把全县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典型的发现、培育、宣传工作,建立典型宣传的制度体系,在外宣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外进行推介,各行业在向外推介典型时要向县委宣传部报告。
(十五)发挥文化外宣的重要作用。创新思路和理念,加强和改进我县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认真挖掘、研究、提升建始民族民间文化,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重视文化精品生产,发挥我县文化资源优势,策划、创作和包装一批本土优秀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