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才、出效益”的重要基地。
要切实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宣传文化示范村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广播工程,逐步健全基层宣传文化网络。宣传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传播先进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素质的作用,成为真正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要继续开展“高雅艺术下基层”、“彩色周末”、“太行情·老区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清除不良“口袋书”等精神垃圾、遏制盗版盗印活动、网吧专项整治为重点,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我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六)立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的宣传文化资源转化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吃透。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内容有两个,一个是促使公益性文化事业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全面繁荣;一个是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二是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走*特色的改革之路。三是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步推进。目前各项改革都具有探索性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既不能因为改革任务重而盲目动作,又不能因为改革难度大而裹足不前。省出版集团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京津市场和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省报业集团、省电台、电视台要发挥各自优势,在创名牌栏目、扩大发行量、提高收听收视率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要切实把工作重点从领导和主办各类媒体,转到加强市场监管、行业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转变职能、创造环境、制定规划、依法管理、提高水平。全省各类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繁荣文化事业做出新贡献。
(七)立足于提高我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外资规模偏小、经济外向度较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更好更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强对外宣传,更好地宣传推介*,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外宣工作不仅仅是外宣部门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每个部门都要增强外宣意识,积极主动地宣传*,为提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省的外宣工作,中心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加快发展服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好规模性重大外宣活动。今年要重点办好在日本、比利时的“*文化周”大型综合文化经贸展示活动,精心组织好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根据前两届文化周的经验,在国外举办大型外宣活动,从设计、选址、布展,到陈列、展示、演出等各个环节,一定要有精心策划的整体方案和精细严谨的组织,一定要有鲜明的*特色和浓郁的*风格,一定要有活动前中后的规模媒体推介、媒体表达,一定要适应国外受众的欣赏理念和消费水平。各市都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外宣资源,把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外宣品牌。要按照“精、细、美”的要求,提高外宣品制作质量,增强宣传效果。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新闻发布水平。要加强重点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