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发消防常识;
4.指导学校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年度教育工作计划,对教育的内容、形式、课时、教材、师资、效果作出明确规定;认真用好省编地方教材《人·自然·社会》;各类学校至少有2名以上教师参加过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短期免费培训班,承担学校的消防安全等教学任务;
5.指导学校定期利用校园闭路电视、有线广播、多媒体、校园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6.指导学校教育师生员工爱护学校消防器材、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确保完整好用。
(四)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消防、民政、农业、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协作,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指导行政村成立村民义务消防组织,聘用森林消防巡山护林员;
2.指导行政村制订并公布《村民防火公约》,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3.指导人口超过10万人、年gdp超过5亿元的建制镇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场所或在专职消防队完善宣传教育功能,定期向村民开放;行政村要依托村民文化学校,设置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场所,配备消防宣传器材与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农民消防夜校”;
4.指导行政村开展消防宣传“三个一”活动,即每个行政村配备一面消防警示宣传锣,明确一名村消防宣传员,每天定时敲一遍锣,提醒村民注意防火;
5.指导行政村开展村干部消防培训,每年组织一次灭火演习活动;
6.乡(镇)每年组织开展以消防宣传为主题的大型活动;集市等人员聚集场所、易发生山林火灾的地方和行政村主要入口处设置醒目的消防宣传公益广告牌或警示标语。
(五)家庭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消防、妇联、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等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消防宣传“进家庭”工作,把消防安全送进千家万户,使消防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居民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预防措施、懂扑救家庭火灾方法、懂逃生自救常识,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
1.将消防宣传纳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工作内容;
2.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成立联防巡逻队,开展消防宣传和防火巡查;城镇在春防、冬防、大风天等重点防火时期组织消防宣传队,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3.积极鼓励和倡导城镇家庭配备自救逃生工具,如灭火器、电筒、救生绳、斧子等;指导农村家庭配备“四个一”(一把铁锹、一个水桶、一架梯子和一口水缸);
4.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指导家庭开展防火“三个一”活动,即一次防火安全大检查,一次家庭消防趣味运动会或知识竞赛,一次家庭火灾扑救及逃生演习;
5.每年重大节日和火灾多发季节,组织有关人员上门为家庭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提醒,特别要提醒注意预防因农事用火引发森林火灾;
6.大力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建立“邻里守望”互助对子。对鳏寡孤独和老弱病残家庭等要建立档案,制定措施,确定专人,定期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安全服务活动。
(六)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宣传。公安消防、派出所和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宣传的监督管理,并充分发挥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督促人员密集场所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重点组织开展以“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