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新闻宣传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各级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民政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的成效,但与民政事业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做好民政新闻宣传工作,推动民政媒体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民政新闻宣传工作在民政事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政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一)民政新闻宣传是民政工作的公众舆论渠道,通过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解读,传播党和政府的民政政策、决策和民政工作业绩,展示新时期民政人风采,塑造民政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良好形象。民政新闻宣传是民政对象的代言人,通过信息收集、舆情分析、下情上达,反映群众疾苦和呼声,推进决策参考,维护民政对象的合法权益。民政新闻宣传是民政事业的促进者,通过褒扬先进典型、批评消极现象、介绍成功经验,激励、鞭策民政工作者,感染社会公众,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民政新闻宣传工作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民生、贴近民政、贴近民政对象。要坚持改革创新,实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民政新闻宣传水平。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新闻宣传作用
(一)高度重视和运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重大典型、重大事项的宣传。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要经常与新闻媒体沟通情况,加强策划,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民政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积极引导网上舆情。要加快民政门户网站的网站群建设,建立有效的网站管理和信息更新机制,将民政门户网站建成民政新闻宣传和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高度重视《中国社会报》、《中国老年报》、《中国民政》等民政媒体在民政新闻宣传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民政媒体更加熟悉民政政策、更加了解民政业务、更加贴近民政对象的特点,深入解读政策,及时传播信息,促进社会各界加深对民政的了解。要积极做好民政报刊的订阅工作,发挥其指导工作、鼓舞干劲、陶冶情操的作用,扩大民政报刊在系统和社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配合民政媒体做好通联队伍和记者站建设。
(二)民政媒体要不断提高可读性。可读性是媒体的生命之根、发展之源,直接影响和决定民政新闻宣传的效果。民政媒体要立足民政事业,面向社会相关公众,传播社会信息,推进社会建设。要努力培育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栏目。要安排部属主要媒体派记者驻部,并按规定列席部务会、部长办公会等决策会议,充分发挥驻部记者的优势,及时掌握和播发民政重要新闻信息。部管报纸一般不发表部领导讲话和一般文件原文,可选择其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要突出对工作亮点、鲜活事例、生动人物和社会关注点的报道,增加深度报道,避免雷同、空泛和公文化。
(三)民政媒体要以中央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加快自身发展,力求做大做强。要适应市场化挑战,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增强内在活力和动力。要顺应媒体数字化发展趋势,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实现新的增长。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的法律法规,严肃纪律、安全运行。
(四)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