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年扫盲教育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宏伟目标,立足本乡,创新思维,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牧区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乡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学校要把扫盲工作与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扫盲教育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发展规划,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其作为考核村委会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村委会和各学校健全工作机构,拟定工作计划,做到定学员、定教材、定教师、定场地、定负责人,真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二、开展培训活动
乡、村两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种植、养殖、加工、经营、劳动力转移等),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要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活动、有效益、有记载。切实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服务。
各学校要积极配合村委会搞好农牧民培训工作,为农民培训提供教室、电教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专门的教室随时为农民培训服务。
三、巩固扫盲成果
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扫盲后继续教育与巩固提高相结合的做法不动摇,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新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的监测、登记,不断补充完善扫盲档案的内容,及时准确反映文盲数字及扫盲、巩固提高学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