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培训指导意见 >> 正文
组织培训街道社区建设意见

quo;三创两争”活动的继续,也可以说,是在活动内容上更加突出为群众服务,在活动的考评机制上更加突出群众的参与性。这就要求,一是在制定活动目标上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近期,可以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具体问题入手,我们考虑可以把过去开展的送温暖、送文化、送信息、送岗位、送环境进行细化。服务内容要既能做得来,又能让群众得到实惠,上级组织部门还可以检验。随着社区居民需要的不断增高,我们的活动目标和内容也要随之改变。这样,通过若干年努力,我们就会使绝大多数社区成为和谐社区。二是确定参加活动的范围。为提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市委要求市、区(市)两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驻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参与创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活动,我们将分别制定和明确相应部门在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中的职责。三是明确活动的考评机制。这个活动改变以往考评办法,把评选权交给社区居民群众。明年进行部署,半年搞一次调度和通报,年终搞表彰。通过这个活动,全市拟表彰10个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标兵,10个群众满意驻街单位党组织标兵,10个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书记标兵。表彰一批群众满意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以上是围绕明年如何实施“党员创业工程”、“创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活动,我讲了一点初步的想法,也是先和大家打个招呼,以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下一步,我们还要具体研究,着手制定开展这两个活动的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以市委组织部文件形式发下去,重点抓好这两个活动的落实工作。

    3、要加强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中央印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有一个“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制的意见”。我们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是要严格落实各县(市)区委抓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县(市)区委书记要亲自抓,主管书记要具体抓。文件是这样规定,但实践中很难做到。落实领导责任,关键在县(市)区委组织部。所以,我们组织部门必须有清醒认识,不要依靠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伏下身子亲自抓,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今后,我们评价基层党的工作,主要责任就是组织部。要切实发挥街道一把手的作用,明年我们市、区组织部门,都要把抓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内容,作为衡量评价工作政绩的标准之一。二是要创造性地抓好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当前,城市基层党建面临许多新情况,有的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创新关系到发展,创新决定工作上层次、上水平。要树立敢于碰硬,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进取意识,切实研究和探索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积极营造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氛围。运用多种形式和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我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形势、动态和经验做法,创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支持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四是要切实帮助街道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市)区要把解决困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难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集中力量寻求突破。没有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补贴不到位的,区委和街道党工委,要多想招法,肯于投入,舍得投入,用实际行动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干部封闭式培训意见
       干部夏季培训安排意见
       新任区管领导干部培训班小结
       思想发动学习培训阶段安排意见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意见
       最新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实施意见
       地税局税务干部培训实施意见
       科技局强化科技培训意见
       民政局强化学习培训实施意见
       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市宣传思想表彰会讲话
    销售员09年个人计划
    公文概论商洽纪要性公文函及范例
    县民主评议动员会上的讲话
    创建文明城市辅导材料
    市医院文化建设方案
    九十教师节贺词
    电力公司煤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
    县林业局干部职工春节联欢晚会讲…
    街道办事处干部述职报告
    医生转岗培训活动方案
    农民大学生培训工作方案
    农村党组织三联三促实施工作
    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工作要点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党员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工青妇组织联述评论活动方案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开展基层组织创建年活动方案
    培训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