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上。这部分党员有多大比例,他们的分布情况怎样,现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这就要求我们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调查摸清这些情况。掌握情况以后,再根据他们分布情况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市里正在研究,准备依托建筑、商贸等几个大的系统再组建党工委,负责接纳流入我市的流动党员。各县(市)区也要在大型商场和集市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单独成立流动党支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流出党员的管理,通过发放流动党员证、流动党员联系卡,定期与流出党员取得联系,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要利用春节流动党员探亲等机会,以党内联谊,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增强党员与党组织联系,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第三,要探索和实践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我市现有“两新”组织8279户。其中:新经济组织6796户,新社会组织1483户。它们大都分布在我市街道社区。按照市委过去制定的“两新”组织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两新”组织,由各县(市)区党工委管理。而绝大多数“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将实行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两新”组织如何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这是当前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难点,也是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探索、研究和创新工作的重点。当前,一是搞好调查摸底。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力量,调查了解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弄清楚党员的数量,掌握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二是搞好党组织建设工作。这项工作比较难,需要做艰辛细致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抓上去。在“两新”组织建设上,还是要坚持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这项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可以采取先抓试点的办法。城区可以抓几个街道做试点,街道可以抓几个社区做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三是搞好工作指导。抓典型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优势,要坚持发扬这个优势,通过我们一段或几年扎实细致的工作,使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2、要注意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今年年底前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谋划和设计我市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载体。部里想法,明年在全市城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员创业工程和创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活动。党员创业工程,是通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党员带头实现就业,带领创业。最近,市委提出“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的工作目标。我们在城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员创业工程,就是为努力推进目标实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前段时间,我到市内四个城区走访了一些社区,通过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座谈交流,我感到,一些社区党组织抓就业工作很有成效。从明年开始到今后几年,我们城市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党员创业工程。
创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活动,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前几年,我们在全市开展的“五好社区”和“三创两争”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次开展创群众满意社区党组织活动,是开展“五好社区”和&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