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产业延伸作用,引进外资发展区域物流中心。
三、拓宽外资进入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六)鼓励外商通过依法收购企业股权和资产的方式进行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引入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营企业吸收外资。把招商引资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战略重组结合起来,通过公开招标出让等形式,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加快制定鼓励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指引,规范外资并购行为。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产业、资源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通过利用外资、技术贸易、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七) 以外引外,抓产业链拓展和产业集群招商。鼓励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落地生根;鼓励外商开展系列化投资,形成产业“族团”;鼓励外商投资有关产业的上游和下游项目,延伸价值链条;鼓励同类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优势;鼓励外商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发展境内加工基地提供生产配套。建立外资、外贸、外经联动机制,选择合适的境外企业打造成为境外招商引资平台,通过以外引外,以商聚商,产生集聚和示范效应。
(八)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增强工作实效。要善于把战略性招商与战术性招商相结合,综合性招商与专业性招商相结合,产业招商与项目招商相结合,传统方式招商与网络招商相结合。要抓紧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和招商引资对象数据库,提高招商引资的信息化程度,实现招商机构间全球各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的共享。鼓励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加强与跨国公司总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加强与全球商会、行业协会、金融界的中介机构联系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中介机构运营机制,积极鼓励和发展专业中介机构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以举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利用国际媒体广泛开展*的宣传推介工作,建立招商引资宣传长效机制,加大城市形象对外推介的力度。
(九)深化穗港台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欧美日韩招商,继续发挥与港澳台、东南亚国家外商的地缘优势,调整产业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台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招商。加大吸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投资的力度,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改善对欧美日韩企业的服务,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要吸收和培养一批熟悉欧美日韩文化、惯例、管理的专业招商人才;扩大欧美日韩项目的信息源,不断拓展欧美日韩的招商渠道,加大对欧美日韩的宣传力度和招商力度。
四、优化投资环境,建设适宜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
(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承载能力。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重点推进机场、港口、快速路及轨道交通等交通建设,强化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加快电网改造和电源建设步伐,解决电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做好“亚运”相关产业的招商工作,加快*歌剧院、*图书馆新馆等大型文化项目建设,鼓励和加快兴建外国人公寓、外国人子弟学校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