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行公务卡支付办法,提高行政经费管理透明度。要研究制订考核指标,把行政成本纳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控制一般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管理机制。
(十四)推进绩效管理,注重支出效益。继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认真总结绩效评价试点经验,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按照科学、简便、精准的要求,明确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自我考评与社会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合理运用考评结果,促进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支出效益“双提高”。
六、依法理财,强化监督,建立更加严格的财政支出监督检查制度
(十五)自觉接受各界监督,提高民主理财水平。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完善部门预算查询系统,提高政府预算公开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收支数据,提高政府理财透明度。
(十六)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提高支出监管水平。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财政监督检查体系,扩大财政监督检查面,加强支出环节和专项资金检查,构建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十七)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健全地方财政立法、执法和普法“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清理、修订和完善地方性财政法规制度,做到财政支出运行各方面、各环节有章可循;完善财政执法责任制,试行财政执法监督听证制度,推行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切实抓好财政“五五”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理财法治环境。
(十八)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提高科技理财水平。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全省金财工程实施方案,抓好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网络安全建设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保证各级政府理财更加精细、高效、透明。
七、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长效机制
(十九)切实加强领导,增强理财施政的本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把财政支出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全面改进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要切实加强领导,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时研究解决财政支出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的生财之道、聚财之法、用财之效、理财之方,进一步增强理财施政的本领。
(二十)强化管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改进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要采取“政府主导,财政推动,部门参与,合力推进”的办法,制度先行,细化考核,强化措施,夯实基层,把财政支出管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基层。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奖惩措施,促进财权、事权与责任的有机结合;使用财政资金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明确直接责任人,健全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延伸责任链条,强化监督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财政支出管理责任体系。
(二十一)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制度创新能力。改进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必须持之以恒。各级各部门既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步骤,强化保障措施,建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长效机制;又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和复杂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既要勇于实践,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