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县级要在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的规范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深化基本支出预算改革,不断提高人员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完善人员定额、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努力做到资源配置公平,有效保障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着力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在建立项目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切实保障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率,对部门预算基本支出,制定月度均衡计划,随到随拨;对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按进度拨付,实行限时办理、超时默认制度;对于应急性、突发性的预算资金,实行随到随办、特事特办。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对追加数额较大,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要采用专家决策和追加听证的办法,不断提高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对预算执行中因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重大因素必须发生的追加,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坚决维护预算的法定严肃性。
(十)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各地要按照国库统一管理、严格开设程序、同类专户归并、慎重选择银行的原则,清理结转和整合专户,及时清理撤销政策执行到期处于闲置和不必要的账户,归并资金性质相同或相似的账户;严格控制新开财政资金专户,能够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不再开设财政资金专户。加强财政专户资金的拨付、管理与核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账户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除有特殊规定外,一律缴入国库。省辖市级要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资金范围,完善工作程序。县级要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工作,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会计核算中心的财政性资金账户改为零余额账户,实行先支付后清算。
(十一)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保障财政资金规范运行。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时动态监控为重点,
(十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升“阳光工程”效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政府和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操作程序,创新采购方式,探索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采购资金节约率。着力源头治理,健全防治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发展,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
五、控制成本,注重效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益,建立更加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十三)坚持勤俭节约,严控行政成本。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人员编制管理,控制财政供养人口;严格小汽车配置标准及编制管理,探索公务用车社会化、货币化改革;控制会议次数和规模,推广使用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节约会议经费支出;前移成本控制关口,加强出国(境)考察经费管理;提倡公务接待工作餐和自助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