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招商引资意见 >> 正文
经贸局深化区域经济意见

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建筑企业,按其年度地方收入中镇分成部分的30%给予奖励,对其在镇内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予以支持。

8、鼓励引进企业总部。对从镇外引进、符合认定条件,在我镇设立的各类企业总部,根据其注册资金规模(按注册资本的3‰),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引进的企业总部,确定企业当年度税收缴纳总额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每年增长10%确定各年度基数,以超过基数部分的新增镇财政贡献(不包括在我镇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所缴税收)的50%给予奖励。

9、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在积极利用各种政策搞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基础上,对实现境内外上市且注册地、纳税登记在我镇的企业,根据募集资金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企业通过购并方式实现境内外上市(取得相对控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纳税登记迁至我镇的,或外地上市公司将注册地、纳税登记在我镇的,除享受镇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关鼓励政策外,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10、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发展。鼓励标准厂房业主加强招商引资和承租企业的管理,按标准厂房承租企业合计纳税额计算,高于30万元/千平方米的,按承租企业当年比上年新增镇财政分成部分的30%奖励给标准厂房业主。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和厂房,以转产、合资、合作、出让等形式发展符合产业导向的产业,以原企业上年度缴纳税收环比增长10%为基数,新增部分三年内按各年度镇分成部分的30%奖励给原土地、厂房业主。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11、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主要经营者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其产品获得国家、省、市级新产品,分别一次性给予主要经营者5万元、0.8万元、0.5万元的奖励。

    12、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认定或引进的国家、省、市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3万元的资助。引导和支持各主体单位创办科技孵化器(科技楼宇),对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科技孵化器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3万元的奖励,并自认定起3年内,按孵化器内所有的企业产生的税收对镇财政的贡献,分别给予孵化器管理机构30%的资助。

13、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获得*省名牌、著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获得杭州市名牌、著名商标的,奖励5万元;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奖励0.5万元/项、0.2万元/项。

14、加强创新人才引进。鼓励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以其科技成果来我镇创办企业,视情况给予一次性创新资助。凡入选国家、省级、市级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并获得财政奖励的,镇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资助。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在我镇连续服务1年以上的,其子女在镇内就学优先照顾。

     四、调整发展新型农业

15、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特色农业,鼓励生产基地外迁,实行总部化发展模式和组建集团公司等,可参照上述工业企业享受有关政策。

     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6、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年初下达的两项经济指标(工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完成任务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政府招商意见
       浅谈地方县城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
       浅谈旅游区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
       浅谈我国招商引资意见
       浅谈政府招商引资的相关意见
       探析地方对外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
       民政局加强创业富民发展意见
       民政办公室投资招投标管理意见
       加强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妇女委员…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
     
    工商局打击传销总结
    企业销售人员上半年总结
    烟草零售协会工作报告
    商业代表开业典礼上祝词
    法庭申报省五好法庭事迹材料
    大学生对银行aa+级以上客户调查…
    读寓言故事的领悟
    南宁分公司车辆管理办法
    农村住房建设发展意见
    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意见
    济贸局半年情况报告
    经贸局加强经济平安管理交流
    经贸局发展经济效益交流材料
    教育局深化全程德育交流材料
    经贸局规范县域经济交流材料
    国税局深化政务公开交流材料
    经贸局实践经济发展交流材料
    教育局深化义务教育交流材料
    经贸局经济普查事迹材料
    经贸局县域经济交流材料
    招商引资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