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单位工作意见 >> 正文
人事局加强单位岗位管理意见县


根据自治区人事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宁人发〔*〕142号》及《*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银人发[*]28号)精神,为做好我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一)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县各级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在实施范围。

(二)事业单位正式在册的并与事业单位具有正式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的职工,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一)管理岗位指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适应职称改革工作的需要。

(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技能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四)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控制。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2、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设备维护、后勤保障、技能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类别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管理岗位通用等级分为10个等级,我县事业单位仅设置7至10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事业单位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分别对应管理岗位7至10级。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职员数量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自治区暂行办法确定。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即一至十三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卫生局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环境管理…
       经贸局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意见
       人事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意见
       教育局单位团队自身建设意见市
       民政局单位人员编制管理意见
       科技局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意见
       卫生局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
       水利局文明单位党建意见
       教育局深化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意见
       工商局深化单位改革实施意见
     
    国税局发展税收征管讲话
    反腐倡廉论文时代呼唤
    地方税务局竞聘演讲
    民政局开展组织创新发展意见
    市委办公室创优会议上的讲话范本
    社区文体共建计划
    师范生中学个人实践小结范文
    汽车展开幕文艺晚会策划方案
    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上报材料
    秘书该掌握哪些职业技能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中小学人事改制实施工作意见
    党委人事部工作总结
    党委人事部工作总结
    人事科廉政建设情况报告
    残疾人事业发展考察报告
    残疾人事业年终计划
    电力公司人事部工作总结
    经贸局加强经济平安管理交流
    单位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