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厘米,垫层厚度控制在8-10厘米,实现主干道和村内巷道硬化80%以上。
2、积极推进“三进三能”工作。一要抓好“三进”。“三进”是电话进村、电视进村、文化进村。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到村,入户率85%以上,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入户综合普及率95%以上,并建有10米以上宣传长廊,将村情简介、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五好”家庭评比情况、农事宣传、农业经济信息等进行展示,体现各示范点文化底蕴。二要抓好“三能”。“三能”主要推广普及沼气、液化气、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努力使农村能源结构向洁净能源转变。积极衔接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引导和扶持农户新建沼气池,力争示范村沼气池普及率达65%以上,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添置太阳能或燃气热水器等洗浴设施。
3、全力推进“一分两化”工作。一要人畜分离。将村庄内的牛栏、猪舍、鸡棚等搬离村庄中心,因村制宜建立集中养殖区,彻底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实现改栏95%以上。二要绿化美化。注重环境的绿化和保护工作,多种树、种大树,逐步形成“人在村中、村在林中”的优美环境。同时根据本村建筑特色,因地制宜粉刷破旧墙面,整理房顶屋面,砌透视围墙,努力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文明生态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具体措施,力求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政策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同时,各挂点帮扶单位也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
2、完善村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搞好村镇勘测规划设计,在3月初拿出规划设计方案。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引导鼓励群众拆旧建新,逐步消灭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其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拆除旧房的,不得批准其在新宅基地建房。各乡镇的土管所要在做好原有土地管理工作的同时,抓好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
3、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一要衔接项目资金。农村饮水工程、改厕工程、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土地治理工程等专项工程建设,要尽力衔接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范围内,使农民少花钱、多办事。二要争取各界人士捐助。争取本村在外工作人员、知名人士、企业家的支持,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奉献爱心。三要鼓励社会融资。积极探索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办法,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4、推行物资扶持机制。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对照村庄规划要求,明确建设项目,测算建设工程量,合理安排建设进度。坚持以物资扶持为主,各乡镇要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向县新村办提出物资调拨申请,由县新村办按进村道和村内主干道每立方米6包水泥、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