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两年来,发放就业年审资料16000多份,催审涵8000多份,依照劳动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与市区劳动部门进行8起劳动执法,对56家企业进行劳动执法检查,确保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年年审1000多家单位,4000多家企业主动到地税缴纳残保金,残保金征收达1200万元,安置残疾人324次就业。
四、提高残疾人的道德文化职业技能推动就业、扶持残疾人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残疾人道德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残疾人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帮助残疾人维权9起,法律援助6起,参与法律诉讼4起,有效地增强了残疾人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二是进行残疾人文化素质教育。推荐残疾人参加市电大学习,目前,我区推荐残疾人参加电大20名,其中有15名电大学生成绩优异,鼓励扶持残疾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两年对高中、大专、本科以上的学生26名,发放6万余元,有效的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
三是提高残疾人技术技能。根据残疾人的特点,我们每年进行电脑操作、按摩、插花等培训班4起培训人数百名以上;今年制定了《区“高科技助残就业”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培训残疾人学习动漫、lt、机械制图等较高专业技能学员75名(其中高端5名,中端10名,低端60名),学员定向培训,经培训的残疾人学员50%以上达到就业或扶持创业。
四是探索残疾人居家就业的形式。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外出行动不便,培训残疾人不离家就业的技能,开展手工业培训班(如“丝带盘花手工艺制作”、“工艺美术画制作”),共培训62名,提高学员们手工制作技巧,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探索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的形式,切实为残疾人就业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创业,是时下的一种潮流。然而,即使是对身体健全的正常人来说,做自己的老板也决不是件轻松的事。残疾人创业,其间的艰辛与困苦就更不言而喻了。市的手佳推拿按摩保健中心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从一个盲人按摩师,经过8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现拥有10家门店,员工700余名,并安置400名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家),残疾人创业的成功一方面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同时政府的扶持也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在核发营业执照、办理有关手续、减免税费和落实经营场地等方面都应给予优先和照顾,并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年我区经验收奖励了24家个体企业发放48000元扶持补贴。
五、政府适当购买一定的公益性岗位
残疾人的就业岗位的选择,应去挑选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如:推拿按摩保健业、手工编织业、收费员、社区保洁员、印刷业、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等岗位,政府应购买这些岗位,保障残疾人有一个基本的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年我们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街道残联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分别为8个街道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全区64个社区全部选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发放补贴31万元,既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又有力地推动了街道残疾人综合协会,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