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切实将矛盾纠纷消除在源头、化解在社区。
责任单位:综合治理办、派出所、各社区
8.社区服务便捷
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建设以镇综合服务中心、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为依托,以“三网合一”(社区综合服务呼叫网络系统、社区服务管理网络、社区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专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主体,以全面推进失土农民就业创业、助老助残和困难居民救助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并使社区服务向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方向纵深发展。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经发办、劳动保障站、团委、各社区
9.社区文化活跃
实施好文化体育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镇文体中心——社区文体室——文体团队(示范户)、镇文体站——社区文体干部——社区文化辅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三级网络体系。坚持文化惠民,繁荣多元社区文化,大力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和旅游文化。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新型社区的文化品位。
责任单位:文化站、社会事务办、妇联、各社区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新建社区按照“4+2”的模式(即筹建小组4人、两站人员2人),按照“按岗定人、因人分岗”的原则,从机关和各社区选调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人员组成筹建小组,再由筹建小组进行分岗定责。在此基础上,由原撤村建居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顾问做好衔接协调工作,由镇相关科办人员担任联系人做好指导联系工作。
2.科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制定《*镇新建社区岗位设置表》、《社区筹建小组职责(试行)》、《社区筹建小组财务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工作行为,完善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3.增加投入,提升社区档次。对于新建社区,除了争取市、区相关部门各项经费外,由镇财政划拨15万元的专项开办经费,由居民所属经联社按照安置户数每户500元/年的标准划拨工作经费(暂定三年)。要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新型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社区工作者经费、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为社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4.有效考核,落实奖惩机制。今后将制定出台对新型社区的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的奖惩机制。年底,将对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