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管理轨道,全面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四、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1.社区规划合理
在全镇范围内,已规划地块为基础,以地缘关系、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限清楚、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调整社区,成立新型社区。做好新建小区的接管工作,主动衔接开发商,减少因建管分离造成的社区配套、城市管理等问题的脱节现象。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经发办(第一位为牵头科办,下同)
2.社区配套齐全
科学合理设置社区配套用房功能,采用 “上争下划”、“共驻共建”等多种方式筹措经费,按照新型社区要求建设好配套服务项目。“五室四站二栏一家一校一场所”、一门式服务大厅及其他宣传、服务项目功能齐全、制度上墙、运作规范。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经发办、各社区
3. 社区组织健全
新建社区由成立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筹建工作小组启动,逐步过渡为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自治协商相结合的“四套班子”模式。同时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民政福利、卫生环境、文教体育、妇女计生等委员会,并在辖区内建立体系完善、关系融洽的居民小组、社区社团、业主委员会等组织。
责任单位: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各社区
4.社区党建先行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确立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抓好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加强对辖区单位的辐射协调作用,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力争实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工作目标。
责任单位: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各社区
5.社工队伍优化
新建社区通过选调社工建立筹建小组,再按照公开招考和社区居委会选举的法定程序配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每年开展对新社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社工的轮训,提高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对部分社工的交流轮岗,优化社区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和专业结构;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促进社工队伍的竞争与提升。
责任单位: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社区学校
6.社区环境优美
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环卫设施的投入,完善提升“城市管理现场工作法”,做好社区美化、洁化、绿化、序化工作。坚持从严、规范、精细、长效管理,高标准实施现代城市管理,规范店招、商摊秩序,体现现代气息。抓好小区卫生保洁、扬尘治理,维护更新公益设施,营造宜人环境,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态型社区。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办、村镇建设办、各社区
7.社区治安良好
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不断加强以社区民警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队伍及辖区单位组成的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强化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调解室和暂住人口管理室“四室合一”工作机制和社区治保、普法、调解、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制。做好维稳信息搜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重点信访工作,实施人民调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