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居民自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工作目标包括夯实基础,构建框架、完善机制,整体推进、全面创新,提高成效;工作任务包括社区规划合理、社区配套齐全、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建先行、社工队伍优化、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治安良好、社区服务便捷、社区文化活跃;工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科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增加投入,提升社区档次、有效考核,落实奖惩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机关各办(站)、各社区(村):
为健全社区的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镇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把新型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谋划,有力促进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态居住区的建设。
2.党的领导,居民自治。新型社区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拓宽居民群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实行“四个民主”,充分体现社区“四自”精神。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必须坚持总体考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注重特色。尊重和支持社区实践创新,树品牌,抓亮点,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4.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需要为导向,不断延伸工作领域,扩展工作对象,丰富工作内容,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社区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财物等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社区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活动群众化。
三、总体目标
重点研究和推进新型社区的体制建设和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干部的服务理念,培育辖区居民的社区居住观念,逐步构建起符合城市社区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到2010年,把全镇新型社区建设成为社区服务完善、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和谐社区。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大体步骤和方法是: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框架。以*苑社区、后珠苑社区、大唐苑社区、长睦苑社区四个新建社区为试点,科学合理利用社区配套用房,完善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结合社区整体规划划分与调整,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建设模式。
2.第二阶段——完善机制,整体推进。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深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全面推进社区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3.第三阶段——全面创新,提高成效。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各项社区建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