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社区工作意见 >> 正文
民政局加强健康城区建设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工作要求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在单位和工地围墙进行健康城区有关知识、标语宣传;突出工作重点,有序推进;突出项目带动,培育亮点。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努力打造亮点工程;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监督考核;加大投入,落实保障措施;统一协调,发挥协同效应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辖区企事业单位:

为切实做好建设健康城区工作,根据区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街道建设健康城区三年(20*—2010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特制定20*年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总体目标,不断推进“营造健康文化、保护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六大任务建设,以“健康生活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健康单位”为抓手,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1、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在单位和工地围墙进行健康城区有关知识、标语宣传;各社区要设立固定的健康城区宣传专栏和标语,定期宣传健康城区有关情况;各单位、工地、学校等也要设立宣传专栏。

2、在《*通讯》开设“健康*”专栏,定期宣传健康城区相关内容、建设健康城区动态报道。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指导作用,发挥社区责任医师团队和家庭医生主导作用,传授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健康知识咨询。

4、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深入社区、学校、单位、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场所宣传健康城区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挥群众自我教育、相互影响的作用。

(二)突出工作重点,有序推进

1、推动“15分钟健身圈”建设。加快全民健身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工作,普及全民健康运动,不断提高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人均面积,努力实现“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目标。

2、营造健康生活环境。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截污纳管、背街小巷改善、环卫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等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卫生。通过“八小”行业整治,打造“最清洁*”等活动,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新空气”的目标。

3、做好外来人员健康教育。积极为外来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各项服务,做好外来人员医疗保险、劳动保险、子女入学、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等问题。

4、开展12类健康单位创建。按照*市健康单位试行规范,组织开展健康单位的创建工作,制定健康单位创建计划,按照试行规范,推荐健康社区2个,健康家庭20个,健康单位8个。

(三)突出项目带动,培育亮点

在积极参与全市健康活动和全区 “十百”活动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努力打造亮点工程。

1、健康生活进万家行动。参加“健康生活进万家”行动启动,发放健康生活“五件套”,普及健康理念,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健康服务进市场。针对我街道市场大户的特点,市场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街道加强食品安全整治意见
       社区公共服务整顿意见
       社区干部考评意见
       社区加强财政管理发展意见
       社区完善财政管理意见
       浅谈我国地方乡镇社区意见
       浅谈社区矫正详细计划
       社区居委会完善的具体意见
       社区价格服务的几点意见
       开发区进步加强物业管理意见
     
    乡村道路交通整治情况报告
    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建设管理讲话
    申报县级文明单位申请
    欢迎抗震救灾英雄回院仪式上致辞
    萧山区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讲话
    街道武装部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区政协闭幕式讲话
    物价局学习调研发展讲话
    消防部队领导自我批评
    交通局党委计划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财政局家电下乡活动方案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社区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