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建设内容、建设程序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原则;产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和错位发展原则;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原则;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课程改革和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重点专业建设以《*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学校管理权限;积极支持申报创建省重点专业;对已建成的重点专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总结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各区(市)县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和*市职教攻坚行动计划,促进全市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培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积极吸纳社会和行业的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出学校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将专业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职业学校功能体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原则。结合*市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约利用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合理布局、有序竞争的格局。各区(市)县和学校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造特色专业,树立品牌专业,把重点骨干专业做大做亮。
2、产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原则。专业建设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重点扶持和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食品产业、冶金建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建筑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专业,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3、效益优先和错位发展原则。注重提高办学效益,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学校着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有一定规模的主干专业。
4、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原则。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合作企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专业实习实训中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
1、经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批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的30个省级以上重点专业,50个以上市级重点专业。
2、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少有2个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少有1个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均有市级重点专业;在重点专业基础上,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形成一批品牌专业;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所有专业都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设置标准。通过未来三年的激励和扶持,引导各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学生规模达到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
四、建设内容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要以行业标准为引领,以精品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师资培养为支撑,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教学质量控制、评价和学校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为手段,以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与稳定率为指标,服务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1、调整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