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主题班(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举办主题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重视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积极开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认真组织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2009年省、市中小学生读书教育活动和区读书月活动。
2、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实际,创设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廊、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示窗等,进一步推行师生作品上墙,开展读书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切实做好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创建工作,丰富德育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发展的机会,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重视课外活动小组和社团建设,进一步打造“钱江少年”活动品牌,将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作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3、积极开展文明学校、 绿色学校创的创建活动。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丰富师生校园生活,围绕校园礼仪、生活礼仪、社会礼仪,引导学生做到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上网、文明用餐。加强环境教育,全面普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消费模式。
4、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并落实教学课时,并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播放教学片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5、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建立完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交通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继续开展反邪教教育。
6、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做好中小学生《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记载工作,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惩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
7、重视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学校要十分重视对本校德育特色的梳理、总结和提炼, 积极参加区德育特色展示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努力打造成“一校一品”。努力形成在本区、本市有一定知名度的德育特色。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