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的本地产品进入本市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等终端卖场,免收入场费;对年销售上述产品200万元以上的终端卖场,由本级财政根据产品品种、类型按销售额5‰给予奖励。
6.化解人才瓶颈。由市经委牵头,组织企业高管人员参加全国职业经理人培训,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每年采取订单培训、互助培训等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5000人以上;鼓励企业对转岗员工进行培训,对转岗员工培训达到企业员工总数20%且取得资格证书的,经核准后,其培训费由本级财政从就业资金中按200元/人的标准予以补贴。
(二)提升服务水平。二零零九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派出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全面了解掌握和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同时,“企业服务年”活动要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干部作风转变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工作限时办结制,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对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实行全程代理,审批时限在原对外承诺的基础上再缩短20%。
(三)开展结对帮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1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同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结合产业集群培育和“双联”工作的职责范围,建立领导牵头、部门联系、干部入企的工作模式(市直单位帮扶百家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结对表见附件)。牵头领导对责任范围内的企业每季度应至少调研走访一次,并积极协调处理各种涉企矛盾,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各联系单位必须成立帮扶小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排忧解难。
(四)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强烈的发展责任意识,尊重企业家,善待纳税人,保护投资者。市监察局、市优化办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相关投诉,对办事不力、服务不优,甚至向企业索、拿、卡、要的人和事,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坚决禁止部门和单位的“三乱”行为,凡是向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一经查实,取消部门和单位所有评先评奖资格,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停职检查,具体经办人员调离工作岗位,同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扶持中小企业“过冬”、推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着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总揽中小企业发展的全面工作;市推新办负责统筹协调、情况汇总、指导督促、总结考评等具体工作,对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摘要汇编成册,分发到企业。各县市区政府及推新领导小组要结合本地发展现状,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承担促进本县市区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责任。
(二)加强日常调度。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调度制度,以破解难题为着力点,实行“一月一碰头,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讲评,一年一总结”,由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牵头,市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县市区分管工业的负责人参加,对联企单位的工作情况、阶段性重点工作、需要主要领导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调度;市推新办建立百家重点扶持企业的问题台账和帮扶单位的工作月报制度,加强督办,积极协调,妥善化解。
(三)加强舆论宣传。《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常德政府网站要开辟专栏,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