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力求在制度完善和见实效上下功夫。继续坚持党组织组建情况通报制度,推动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二)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
要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一般按属地管理,由所在地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党组织领导;专业性较强、行业特点明显的,可由具有业务指导职能的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归口领导;企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也可直接由所在地(州、市)、县(市、区)党委领导。
(三)同步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群团工作
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共青团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抓党建、促工建、带团建”的思路,做到制定目标、部署工作、检查考核“三同步”。对于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应当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是党员的,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同时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团组织负责人是党员的,可以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企业工会主席和团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当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应先把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起来,依托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四)选好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
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推荐选派等方式,把那些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懂企业经营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利用媒体、网络、人才市场等渠道,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努力把一批学历高、素质好、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人才汇集起来,并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向企业输送或推荐党务工作者人选。
三、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定位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基层组织,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各基层党委要明确职责,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推动促进、宣传引导、团结凝聚、监督协调和自律示范作用。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能力建设
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工作,是我们党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课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应该探索并具备5种基本能力:一是学习提高的能力,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二是把握导向的能力,引导和促进企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服务中心的能力,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协调稳定的能力,协调好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外界的关系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五是破解难题的能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实现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模式。
(三)灵活务实地开展党的各项工作
企业党组织要立足于服务型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