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工作安排、财力和人员配备方面体现重中之重,不断完善“三农”工作领导机制,把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发展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工作中突出抓好一个“早”字,做到计划早下达,任务早明确,措施早研究,资金和物资早落实,人员早就位,狠抓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指标的实现。
(二) 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最近,中央制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省制定《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文山州制定《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办法》,各级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视,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新的粮食生产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我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一是稳定适当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总产。二是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种植面积,狠抓粮食高产创建,保证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二是突出抓规范种植、合理密植和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四是扩大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五是积极推广间、套、混种等粮食多熟制,增加粮食产量。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粮食总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
(三)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我县的资源和特色优势,狠抓八宝米、优质辣椒、优质蔬菜、优质油菜、甘蔗、茶叶、蚕桑等基地建设,以实施优势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四) 树立项目强县理念,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良好机遇,围绕我县的优势,积极做好项目筛选上报,争取中央、省、州支持,努力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县、乡两级政府都要尽可能拿出一些经费投入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五) 落实产业政策,加快产业发展。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努力把对龙头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宣传和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的鼓励发展优势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加速农产品流通。以优质米、茶叶、辣椒、蔬菜等农产品为重点,从加大政策、信息、资金、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的支持力度。把指导和服务的领域由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六)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我县也是处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中央、省、州给予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的契机,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对农村科技骨干,致富带头人,青壮年劳力进行科技培训,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对优势农产品基地、重点产业的村寨,一村一品示范村作重点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农业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农业生产丰收,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坚实科技人才基础。通过培训,大力推广杂交稻、杂交玉米、优质稻等优质高产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