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今年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年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工作会议、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实际,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重点推动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保持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年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是: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失业人员就业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及“4045”人员实现就业0.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次,其中:跨省转移4.5万人次,新增长期稳定就业农民2万人,劳务收入12亿元;重点扶持创业0.1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0.5万人;失业保险扩面0.34万人,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一)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继续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结合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紧紧抓住实施“建设百个重点项目、培育百户重点企业”的有利时机,提前介入,早做准备,实现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鼓励和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鼓励民营企业(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国有企业和省内重点建设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力争使民营企业(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2000人,国有企业和省内重点建设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1500人。
(二)推进高校毕业生转移就业。要在落实好原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同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他们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家庭毕业生和纯农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力度。
(三)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百企千岗见习计划”。进一步扩大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规模,发展6户企业见习基地,组织5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三、大力实施民众创业战略,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一)搭建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争取省政府对我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支持,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创业孵化中心,使其具备为大学生及其各类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功能的“一条龙创业孵化平台”、“一体化创业实训平台”和“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二)健全创业政策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加强对创业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积极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助等创业扶持政策。
(三)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加大对“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力度,推进创业培训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积极开展订单、定向等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5万人,创业培训0.13万人。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
(一)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积极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选聘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聘到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高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