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思路
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遵循自然、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入为核心。紧紧围绕“塬面果烟、川区瓜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产业格局,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努力把结构调优、产业调壮、品种调特、效益调高,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围绕果品、烤烟、草畜、瓜菜、劳务、粮油六大产业。建成陇东无公害苹果出口、全国优质烤烟填充料、无公害设施瓜菜、劳务输转基地。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0元,其中农民从六大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33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6%粮经比例达到46
三、工作重点
1发展壮大优质苹果产业。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重点建设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等6大塬面优质苹果基地,坚持新栽与管护并重。每年栽果5万亩。努力扩大无公害苹果生产面积,认真抓好宫河镇彭姚川4000亩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保证苗木充足供应。深入实施果园管理“千百十”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湫头张村100亩和永和堡巷、三嘉东庄50亩盛果园,榆林子习仵、湫头张村100亩幼园和三嘉千亩瓜果套种等苹果科技示范园建设,其他每乡镇各抓1-2处规范化果园管理示范点,确保果园管理规范化措施落实率达到85%以上。2012年,全县优质苹果发展到24万亩,人均达到1亩果,其中挂果面积达到17万亩,每乡镇建办气调库1个,累计达到10个,苹果产量15万吨,总产值2.5亿元,净收入1.5亿元,为农民提供纯收入609元。
2做精做细烤烟产业。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计划种植,以创建全国优质烟叶填充料生产基地为目标。全面落实规范化生产措施。合同管理,主攻质量,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永正、榆林子、宫河3个优势乡镇,2012年,优质烤烟面积达到4万亩,烟叶产量16万担,入500元以上,为农民提供纯收入293元。
3巩固提升瓜菜产业。巩固提升山河秦家店、解川。宫河代店、长口子等设施种菜和三嘉瓜果套种基地规模效益,围绕建设服务煤田开发“菜篮子”基地。永正樊湾子、佛堂。持续扩大榆林子中巷、周家芦堡城郊设施种菜基地和宫河万亩大葱基地规模,推进瓜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创建一批无公害和有机瓜菜生产示范区,努力形成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整体开发格局。2012年,全县无公害瓜菜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瓜菜达到2万亩以上、产量9万吨,大葱面积3万亩、产量4万吨,瓜菜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311元。
4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场)和专业大户。新增规模户300户,坚持“小群体、大规模”以子午岭林缘乡镇为重点。每年建办规范化养殖小区(场)5个。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以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草食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建成规范化养殖小区20个,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5800户;肉牛饲养量10万头,出栏2万头,肉绒羊饲养量6.5万只,年出栏3万只,猪饲养量20万口、年出栏10万口,鸡饲养量60万只;肉类总产量6500吨、鲜奶总产量600吨、禽蛋总产量4500吨,畜牧业为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40元。
5做实做好劳务产业。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要求。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始终把劳务输转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坚持城镇农村统筹、培训服务齐抓、就业创业并举。抓培训、抓订单、抓维权,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