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五乡镇及柳梁、卧龙等大力发展舍饲肉羊、獭兔等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使全县猪、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40万头、200万只、7万头和6万只,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1万户,建成18个以上“公司+农户”模式的标准化生产小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洋芋产业以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营销组织培育为努力方向,形成以关山高寒阴湿区为主的种薯繁殖区,以中北部山区为主的晚熟高淀粉商品薯生产基地和温暖河谷川区为主的早熟菜用型商品薯生产基地。加强品牌创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综合服务,实行订单生产,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使洋芋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平均亩产2000公斤,总产达50万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果品产业要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积极推行果园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认证,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壮大基地规模。总体布局上,以庄浪河、水洛河、葫芦河3条主流域下游河谷川台地为主。品种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新优品种的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强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力争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6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果品总产量突破10.5万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力争到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00个以上,社员达到4万户,35%以上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和销售。通过产业带动,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
2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是制约我县农业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发展精深加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
3增强利益联结带动。建立健全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以“双赢”为目标,进一步健全、规范合同契约、内部利益分配关系,加强产销衔接,明确权利、义务,不断巩固和完善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强化内部管理,达到四个一”要求。即:有一个规范的章程,包括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名称、机构和住所、成员资格、加入和退出的条件、成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等;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加强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三会”制度建设,坚持召开一年一度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要向成员代表大会书面报告当年度组织发展、业务经营、财务收支、盈余分配和监督审计等情况;有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信息服务制度、资金积累制度、风险保障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包括建立公积金制度、按照社员和合作社的交易量实行二次返利等,引导和促进合作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申请承担有关涉农项目。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帮助开展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及市场营销服务,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销售、贮藏、加工。农行、信用社要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信贷的重点,解决其生产性、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要,对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领域的贷款利率可适当给予少浮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