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
重点是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四、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组织对全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具体负责全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并组织实施。督促全县医疗机构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负责落实县卫生局制定的各项工作措施。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医疗机构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卫生局和医疗机构要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卫生局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县医院和中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