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开展以示范乡镇、示范村社、示范小区、示范农户为内容的四级示范点”创建工作。根据《县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和整村整社推进暖棚建设要求,按照参建农户不少于60户,建设养殖小区6个,户均饲养繁殖母羊50只,年出栏肉羊120只以上的标准全县创建6个示范乡镇;按照建设标准化养殖暖棚10栋以上,每栋实用面积120平方米,饲养繁殖母羊50只,年出栏肉羊120只以上的标准,除南湖、红沙岗外,每乡创建1个养羊示范小区;按照每社参建农户达到80%以上,每户建设暖棚60平方米,饲养繁殖母羊25只,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的标准,全县创建养羊示范村社100个;按照“24556种养模式的要求,实施“24556种养模式试点乡镇450个农户一律定为示范户。没有实施“24556种养模式试点的乡镇,选择暖棚建设规范、相对集中,养羊数量多的20个农户作为示范户,每户建设60平方米标准化养殖暖棚1座,饲养能繁母羊20只以上,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种植饲草5亩以上,全县创建养羊示范户540户。通过示范点建设,发挥好示范一点,带动一面,推动全局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政府成立建设养羊强县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畜牧、扶贫、财政、农机、农牧、农行、信用联社、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和协调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畜牧兽医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乡镇长为本乡镇的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畜牧兽医局负责品种引进、技术服务、草籽供应、小区建设、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工作;农机局负责饲草饲料加工机械的统一采购和配备工作;扶贫办负责肉羊生产中扶贫资金的筹集,加快湖区等贫困地区肉羊生产基地建设、棚圈改造和良种改良步伐;财政局负责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使用,并配合畜牧部门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资金安排工作;农牧局负责组织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饲草料;农行、信用联社负责贷款发放工作;国土资源局负责为小区建设单位和个人提供用地服务。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发展肉羊产业做为工作重点,层层建立考核评比制度,纳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各部门、各单位联系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利用、畜产品销售、发展资金不足和贷款难的问题。畜牧兽医局要结合《肉羊产业强县建设考核奖励办法》提出具体考核验收细则,每年组织检查评比。
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肉羊生产安全。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前提下,加强羊痘、羊肠毒血症、羊疥癣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小区和大户要建立防疫明白栏,农户要建立防疫明白册。加大强制免疫工作力度,各乡镇要成立防疫专业队,彻底解决防疫钉子户、难缠户的牲畜不免、漏免和抗免的问题,提高防疫密度,消除防疫死角。建立和完善以县、乡、村为主干,以防检疫人员为支点的疫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落实防疫员报酬,充分调动防疫人员工作积性,确保各项动物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充实完善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制度,重点保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防疫需要,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用先进技术装备养羊业。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推广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技术,提高肉羊养殖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推广以肉羊常温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