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以新能源装备和现代农机具为重点,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以资源换技术、以技术换市场,有针对性地引进优势企业,建设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把建成全市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
风电装备制造业。支持整机装配的同时,着重发展零部件生产,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风力发电的完整的产业链。引进优势企业建设风机齿轮组件、风力发电机叶片、整流罩和机舱罩等项目,并逐步开发齿轮箱、轮毂、机座、主轴、塔架、轴承等主要零部件,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形成。
光电装备制造业。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太阳能发电及装备生产应用的研发和试验示范。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实施标准光伏组件和高聚光型光伏组件以及配套跟踪器、太阳能薄膜电池、真空集热管、平板集热器以及槽式太阳能发电装备等项目。积极支持玻璃镀膜设备、太阳能集热发电金属结构件等的生产。支持太阳能民用产品应用生产。
现代农机具。重点发展农业耕作机械、节水灌溉装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支持企业开发适应我县农业生产中小型农机产品、沼气生产设备。重点实施5000万米滴灌带生产、200万平方米大棚温室棉被及3000台卷帘机、20万条温室棉被及5000台卷帘机、300万平方米铝塑板生产线等重点项目,不断开发新产品,建成甘肃重要的农机具生产和销售中心。
五)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点,支持乡镇创建“两化”融合实验区。力争到年,工业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10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6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业务的比例超过50%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县政府有关部门按职责和分工具体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动项目建设,保障主要任务的顺利实现。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主动对接,抓紧制定促进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和人才开发等方面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办法,并根据新的情况,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地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创新政策措施,拓展投入渠道。
1.政府扶持。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着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创新型企业。
2.信贷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体系信贷投入主渠道作用,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鼓励和引导银行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顾问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建立适合战略性新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