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地方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梯次推进的新兴产业群。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我县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度开发煤炭、火电等传统能源的同时,加快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以及风电等为主的新能源,努力把能源工业培育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主导产业。
风能。加快风能资源测风和评估工作,加大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我县红沙岗、青土湖、独青山、红沙梁等地为重点,根据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场规划、西渠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风电项目。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70万千瓦。
太阳能。以红沙岗区域为重点,重点抓好华电10兆瓦、国电9兆瓦等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公司参与太阳能资源开发,加快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年,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
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制气、生物液体材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新型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综合开发利用,配套建设沼气发电项目。
二)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产业链延伸,促进上下游产业分工合作,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积极组织实施产业化专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县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沙生药材。依托现有企业对沙生药材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沙生药材技术产品,不断壮大沙生药材加工产业。逐步扩大沙生药材种植的基础上,支持企业进行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培育发展以沙生药材为主的特色医药,提高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有效成份提取及中成药生产技术水平。扩大沙生药材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引进优势企业开发基因重组药物等生物医药产品,大力发展沙生药材产品,建设沙生药材生产基地和沙生药材制剂中心,开发和培育沙生药材名牌产品。
生物农业。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增加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开发比例,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发挥科技研发优势,结合农牧业发展及经济作物生产需求,依托邦德公司建设城东农业科技基地。
生物制造。加大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力度,建设用于生物转化的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平台及生物转化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生物制造产业化步伐,重点发展玉米、酿酒原料等特色资源高附加值生物转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技术产品。推广生物制造产品在环保、食品、轻工、化工、纺织等领域的应用。
三)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围绕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产业,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规模和整体竞争能力,促进材料向器件发展,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新型化工新材料。依托红崖山石灰石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做强做大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建设年产60万吨电石、36万吨pvc30万吨烧碱生产线等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强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后续产业链延伸产品。
碳基新材料。引进优势企业建设金属硅产品项目,加快碳化硅微粉、水洗粉、单晶硅、多晶硅等碳材料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
四)扎实推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