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倾向,对节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工业能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用能结构偏重。2009年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11吨标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35.9%,而能源消费量却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70.8%。三是能源瓶颈制约进一步趋大。2009年全省消费煤炭4200多万吨,比2000年用量接近增加一倍。如按目前能耗水平测算,到“十一五”期末全省能源需求总量还将增加一倍,大大超过省内年产2500万吨煤炭的生产能力。四是以经济杠杆推动企业节能降耗的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节能激励政策措施。五是节能监察机构及队伍不健全,节能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六)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绿色生态江西的发展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能的自觉性,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七)主要原则。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八)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以2009年可比价计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其中,2009年降低5%以上,2009年再降低5%以上。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
四、切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
(九)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超过5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树立一批节能示范项目、企业和园区,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着力加强对100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节能监察,尤其对19家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重点企业,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着力抓好1000台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锅炉(窑炉)淘汰改造工作,加强锅炉运行管理,提高锅炉能效。
(十)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着力抓好100个房屋建设工地(小区)节能试点,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依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现场搅拌混凝土。对现有建筑逐步进行节能改造,重点是墙体节能系统、门窗、中央空调系统及配套供用能系统的综合节能改造,提高宾馆、饭店、大型商场、会场、办公楼等公用建筑整体用能效率。
(十一)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