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好第一加工车间,为蚕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优质服务,加强对桑农(特别是新桑区)的技术指导,做好新品种引试筛选和培育工作,以优质的服务促进蚕桑的发展,实现桑农与企业利益双赢。
(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配合,整顿规范蚕茧经营收购市场秩序,打击私收滥倒的不法行为。扶贫、金融、财税等部门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农业部门要加强服务,对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政策、信息等服务工作。
四、技术措施
(一)科学规划。要按照“统一规划、择优布局、连片发展、分户经营”的要求做好长远规划,正确处理粮、烟、桑争地的矛盾,宜粮则粮,宜烟则烟,宜桑则桑。在规划上要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有水源保证的河滩地、中高产田地发展桑园,尽量避免在干、浅、瘦的山坡地上栽桑。
(二)科学种植,一是要推广良法。大力引进推广嫁接的“盛东一号,农桑10号、12号、14号”等优良桑树品种种植,做到良种率95%以上,地膜覆盖率100%,当年栽桑当年养蚕面积50%以上,当年养蚕面积亩产鲜茧20公斤以上。二是要合理密植。嫁接苗:亩植桑苗1300株,行距1.33米,株距0.35米,种植沟开挖深宽0. 5米×0.5米。杂交苗:亩植桑苗1800株,行距1.33米,株距0.25米,种植沟开挖深宽0.5米×0.5米。增施底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或复合肥40—80公斤。
五、时间要求
培强壮大蚕桑产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相关乡镇和部门要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2009年新植的6000亩桑园,乡镇要在9月底前将桑园规划到地块、面积落实到户;在11月以前组织农户开挖完种植沟;12月县农业局组织验收种植沟,确定调苗面积;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桑苗定植和栽植质量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