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植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即巴东优质椪柑。
(四)培植省级名牌产品2个。即巴东白皮大蒜、绿葱坡白萝卜。
(五)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3个。即巴东玄参、巴东独活、巴东白皮大蒜。
(六)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农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七)加强对土壤肥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的检验,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信息数据库,基本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农业标准化宣传力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的重大意义,普及标准化知识,宣传标准化典型,推动标准入户,强化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使实施农业标准化成为农业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对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县质监局、科技局、农业局对制(修)订新标准,要作为科技成果予以申报和审定,并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各级各部门在实施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开发、阳光工程、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农业项目时,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必备内容。在项目的前期规划、立项评估、审核审批、建设验收过程中,要层层把关,未包含农业标准化项目的不予优先安排。
(二)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动全县农业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巴东县质量兴县规划》,积极推进建立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创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创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按照“选准一个产品、制定一套标准、建立一个示范区、培植一个企业、争创一个名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项目。不断激励广大农民自觉贯彻和实施农业标准化,扩大农业标准化的普及面。依托板块经济建设等项目,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今年起,每年将在板块项目区内建设优质茶叶、优质柑桔、优质小水果、优质蔬菜、优质魔芋等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区一个;同时结合农村“五改三建”和生态家园建设,每年在全县建设两个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山区1个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县建立1—2个农业生态示范园。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基地建设力度,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进一步扩大示范区域。增加示范品种,做到县有样板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重点户,从种植、田间管理、采收到包装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严格规范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业部门要把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质监等有关部门要把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研究具体的措施,办好示范区,落实农业标准化的要求。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