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聘用,不搞终身制。新进人员,按照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遵照公开、平等、竟争、择优的选人原则,纳入统一公开招聘范围,实行公开招聘。在职人员实行三级聘任制,区卫生局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主任聘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聘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严格准入资质,保证人员质量。对取得国家、*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及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者优先聘用。建立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绩效考核、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应成为职工收入的主体。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酬挂钩、按劳分配,不吃大锅钣。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市卫生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指南制订具体考核办法。省对市、市对区(市)、区(市)对机构、机构对工作人员,逐级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以服务数量、质量、效率和社会满意度等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核定机构经费,确定人员绩效工资和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激励机制。
七、建立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省劳动保障厅、卫生厅《关于促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的指导意见》,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要制订实施方案,加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衔接,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社区慢性病干预、家庭病床等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降低基本医疗保险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统筹,引导居民在社区就诊。
切实做好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机制。市、区(市)疾控中心、预防保健机构要逐步将职能下放到社区,同时,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站的经常性技术指导,通过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人员技术水平。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选派在职或离退休人员到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格局。
八、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认真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根据国家确定的基本药物目录,结合我市疾病谱、居民用药情况等确定社区基本药物使用目录,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逐步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的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九、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市卫校教学资源,加快社区卫生人员转岗培训工作。到2010年完成社区转岗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和临床、社区实习基地建设,落实培训资金。三是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医技、管理等人员开展社区卫生基础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自觉履行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