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服务机制变革促进后勤用工制度改革,适应国家劳动制度改革的要求。
《劳动法》的实施,对沿袭多年的用工制度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学院后勤服务临时用工也不例外。由于学院过去一直没有跟临时用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说是采用的服务项目承包,或者干脆没有任何文字协议,只是口头承诺,这些现象在劳动用工上是不规范不合法的,在法律上存在严重漏洞。因此,为了规避法律上的风险,我们也对一些单位临时用工的做法进行了了解与学习。我们认为在目前后勤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下,要在根本上解决服务用工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走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实施校园安保、保洁、绿化、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物业管理,引进地方酒店或者餐饮服务公司承担宿舍与饮食服务,可以大大减少或者取消后勤服务临时用工。对一些技术岗位无法避免需要临时用工,我们要选择素质好、技术强、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签订合同,适当提高工资待遇,确保能留得住、用得上,保证用工的相对稳定性与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如水电保障方面。
三是按精细化原则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管理与服务工作。
规章制度是做好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保证。学院现成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规定比较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学院后勤管理、服务保障条件的改善,学员与教职员工要求的不断提升,我们有必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原则,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再参照成功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学习规模酒店服务条例,建立一套涵盖后勤管理每项工作、覆盖后勤服务方方面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后勤管理规定与服务标准体系。
后勤管理规定方面,我们认为要建立与完善的规定有:
1、制定《经费预算与财务管理办法》,建立预算经费支出递减台账,严格执行预算,控制经费超支;
2、制定《国有资产采购与管理办法》,设立物资集中采购小组,根据采购规模与品种,明确采购办法与参与采购人员,严格按政府集中采购的要求,对工程项目与大宗物资采取招标采购、协议供货采购的方式进行,对常用消耗品、维修材料采取批量集中采购的办法进行,降低采购成本;对固定资产建立系统档案与分类档案,设立固定资产标牌,明确使用人、管理人,标明购置时间、使用年限,减少维护费用,提高使用效率。
3、完善车辆管理与使用办法,建立车辆管理档案数据库,严格车辆使用派遣程序,杜绝出私车、人情车,杜绝车辆夜不回场的问题,保证车辆管理井然有序;规范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坚持做好日常维护,杜绝只开车不爱车、带故障出车的问题,保持车辆良好状态;选配好驾驶员,既要关心爱护、落实各种福利,又要加强管理,保证交通服务中热情周到;强化行车安全管理,消除一切车辆安全隐患,确保无行车安全责任事故。
4、建立水电管理及校产维修服务细则,要建立学院水电管网档案资料,完善水电管理办法,设立水电与校产维修“直通车”,制定水电与校产维修服务质量标准,制定住户、经营性单位维修收费标准,开辟水电维修服务电话、校产维修服务电话,建立维修服务档案,明确响应时限,提高水电保障服务质量。
5、制定安保、保洁、绿化工作职责与服务标准,规范保安人员履行职责的程序、范围与责任,确定公共场所与办公、教学区域保洁工作的范围与标准,明确绿化工作的标准与责任,并确立检查制度,明确奖惩办法。
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并不矛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强化后勤管理,加强服务保障的监督提供了监管标准,能确保管理与服务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