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完善后勤管理体制与服务保障机制;以服务机制变革促进后勤用工制度改革,适应国家劳动制度改革的要求;按精细化原则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管理与服务工作;坚持开源节流,建立有效的财务保障机制,对学院后勤保障改革工作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后勤改革,观念转变是关键、要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制定《经费预算与财务管理办法》,建立预算经费支出递减台账,严格执行预算,控制经费超支、建立水电管理及校产维修服务细则,要建立学院水电管网档案资料,完善水电管理办法,设立水电与校产维修“直通车”,制定水电与校产维修服务质量标准,制定住户、经营性单位维修收费标准,开辟水电维修服务电话、校产维修服务电话,建立维修服务档案,明确响应时限,提高水电保障服务质量、财务保障是我们开展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关键、有效的财务保障,开源是关键、有效的财务保障,节流是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让全院教职员工公平分享学院改革发展成果、住房问题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公平享有学院福利的要求并不高,也不过分,而且也是能解决的,具体材料请详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学院后勤保障水平与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既要坚持后勤保障“三服务”的宗旨、遵循学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又必须转变观念,走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之路;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与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小机关、大社会”模式;强化学院自身的后勤管理职能,依托市场规模化、社会化的服务集团实施保障服务,为学院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完善后勤管理体制与服务保障机制。
后勤改革,观念转变是关键。后勤保障牵涉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牵动着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现在学院后勤保障总体上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上,主要表现是保障内容上还是沿用“小而全”的形式,保障方式上还是“大锅饭”、吃“社会主义”的办法,这是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低效率的保障。学院是省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但每年的经费都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与学院目前后勤保障的形式与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在“小而全”、“大锅饭”的情况下,学院承担了一些不该负担的支去。如院内住户及租用院内房子的单位应该支付的物业管理费用。其次是停留计划经济形式下的保障模式,“大锅饭”、吃“社会主义”的习惯带来的是责任不明、标准不严、浪费较多。如一些本不应该由行政承担的水电费(2007年太阳能热水系统耗电近十万元,全部是由行政承担的),本该控制与节约的交通费,每年都占去行政经费的相当大的份额,使本来就不够充裕的行政经费更加吃紧;三是开源创收潜力没有发挥好,学院尽管对一些创收单位采取了年度经济目标管理的办法,但存在责权不明,创收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在目标管理中学院成本太高的问题。如同浩丰培训中心合作办学中,浩丰只是使用了学院的教学、办公场地与宿舍,实质上是租用场地,但目标实施过程中,学生住宿费不归行政收取却要负责维修维护有时还要承担维修费用。
要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在后勤保障方式上,要废弃“小而全”的思想,跳出“社院”这个小圈子,走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之路;在后勤管理体制上,要改变“大包揽”的模式,将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进行区分,走“小机关、大社会”的模式,强化行财处的后勤管理职能,依托优秀专业化后勤服务团队搞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后勤服务机制上,引进地方物业管理及酒店管理或餐饮服务公司,提高校园管理与餐饮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