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敬老院建设试点,今年。以后逐步在全推开。通过村级敬老院建设,不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的覆盖面和供养水平。2015年,全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45%以上。
四、建设规范
村级敬老院建设要遵循以下规范:依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mz008-2001〕)和《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民保〔2008〕8号)有关规定。
一)村级敬老院原则上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建设。其性质属于集体所有。
二)以村民委会员会为单位建设的村级敬老院。五保供养对象一般应在5人以上。
三)布局科学合理。每个村级敬老院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50平方米,居住用房使用面积每间不低于12平方米,每床位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四)功能较为齐全。并有一定面积的生产用地。
五、工作措施
一)规范化进行规划建设。村级敬老院的建设要合理布局。规范建设。要以县市为单位,统一制定村级敬老院建设规划。要充分利用单位、集体闲置房屋进行建设,确需另选地址的要尽量少占耕地。要根据建院标准,搞好规划设计,力求统一、规范、美观、实用。工程建设要严格招投标制度,遵循建设工程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采用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每个村级敬老院省补助1015万元,缺乏局部由县市解决。同时,积极动员、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村级敬老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审计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健全供养经费保证机制。村级敬老院五保对象供养经费由原来的供养渠道解决。集中供养对象的土地、房屋等可由集体出面承包。民政部门从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经费中按每人每月150元的规范给予补助,以改善其生活条件。敬老院也可利用闲置的房间和床位收养自费入院的非五保对象,以增加收入。敬老院收养人员供养规范,每人每年不少于2000元(含口粮)所需经费主要由县市负担,级给予适当补助。
四)抓好管理服务人员配备。村级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与收养人员应按不低于1∶10比例配备。从外地选聘年富力强、有责任心、有一定服务经验、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员担任。管理服务人员的待遇一般应高于全最低工资线。县市民政部门从生活救助款中安排一定的管理经费,用于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对自然村敬老院每院每年补助6000元,对村委会敬老院每院每年补助7000元。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