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农村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农村统计工作面临着重要机遇和巨大挑战。
从机遇方面说,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统计工作。中央多次下发文件或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要加强农村统计。总书记非常关注农村统计数据。总理、副总理、副总理多次批示要求认真搞好农村统计工作。中央领导还亲赴国家统计局指导农村统计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文件,许多地方党政领导多次到统计局和国家调查队解决农村调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村统计的需求空前高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需要农村统计不仅反映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情况;更要反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脱贫致富的情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农村统计不仅描述传统农业的生产状况;更要反映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需要农村统计不仅反映“三农”的特殊情况;更要反映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以及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情况。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许多农村统计数据不仅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涉及国家安全,有些还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农产品产量、农民纯收入、农产品价格等数据一公布,就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随着统计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农业统计理论方法;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统计调查手段日益更新,这些都为农村统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挑战方面说,农村统计与“三农”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逐步到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农村统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从调查内容看,现行的农村统计指标体系中,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多,反映农村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指标少;反映生产成果的指标多,反映生产服务的指标少;综合指标多,分类指标少;有的指标难以进行国际比较。从调查方法看,现行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还略显笨重,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手段看,一些农村统计调查手段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在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现行农村统计调查手段需要在继承传统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调查对象看,主要面对地块和农户,点多面广;从其调查方式看,以直接调查为主,需要调查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基层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现有的农村统计组织方式、调查方法和调查手段,要做好农村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农村人多面广,农村统计基层力量薄弱,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调查队伍不稳定,进一步加大了做好农村统计工作的难度。
总之,农村统计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统计具有许多新的需求,农村统计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农村统计工作者务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农村统计需求和面临挑战的研究,特别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