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两消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麻疹和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种传染病。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到年要实现全面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并承诺:“到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并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目标”。同时,也积极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五部委制定出台了《年—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委共同印发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年)》,提出了“到年,全国除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月27日,省卫生厅召开全省消除麻疹和消除疟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确保年实现消除麻疹、年消除疟疾工作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多年来,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市委、市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年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四苗”接种率三个5%的目标,年证实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年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市的免疫规划工作从4苗防6病扩大至11苗防12病。市、县、乡各级冷链设备得到了更新和补充,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呈现出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态势。尽管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各县(区)工作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地方对免疫规划工作不够重视,对“两消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多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关键的防治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影响了“两消除”工作深入有序的开展。二是疟疾防治能力低。无专门的疟疾防治队伍,疾控和临床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疟疾诊断和治疗,专业技术不强,实验室人员疟疾检测能力较弱,群众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自我防护意识差等问题。三是全市麻疹和疟疾发病率较高。我市是全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是麻疹和疟疾的高发区域,年麻疹发病率为4.43/十万,学校及幼儿园时有暴发流行,这与国家消除目标1/100万还有很大差距。疟疾在全省5个国家级流行县中我市就占了4个(根据-年疟疾疫情报告,全国以县为单位分为以下四类。一类县: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的县。二类县:3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的县。三类县: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四类县:非疟疾流行区。),其中、为二类县,、为三类县。全市年疟疾发病率为0.07/十万。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不断加大,这为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3年和10年时间内,全市分别实现“两消除”的目标任务,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必须充分认识“两消除”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两消除”目标如期实现。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到年全市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消除麻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