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知情权。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打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五、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
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抓好各项政策特别是税费减免、主辅分离、小额贷款、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建立公益性岗位储备制度,重点解决好“4090”人员再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认真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完善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继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完善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政策。积极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新机制。研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应救助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要加快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利用土地征用补偿等农村集体土地收益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多种安置措施。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规范已售公有住房的流通,搞活住房
二级市场。加快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特别要进一步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深层次开发传统出口市场,加大力度开发新兴市场。切实培育好出口主体、出口商品、出口市场、出口基地、名优品牌等,优化外贸出口结构。
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逐步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导、
社会民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招商机制。围绕全市主导产业,重点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亿美元。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鼓励外商在我市设立装备基地、产业配套基地和研发中心。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兴办企业、从事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大力推动对外投资和境外加工贸易。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推动实体型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承包项目,引导中小企业承揽与其实力相适应的承包工程项目。切实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对外劳务合作。研究我市支持企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规定。
七、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把改革重点向事业单位拓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做好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工作。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撤消合并和重组设置不合理的机构。推进53家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企、改制。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性质和经费形式。以建立和实施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管理制为核心,扩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结构布局。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整合高中教育资源。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教师聘任制,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