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道德文化理念、“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法制文化理念,营造知识文化理念和“科技兴安”的科学文化理念,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先进文化理念的培养,形成人人注重安全、关注安全的氛围,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维护特种设备的安全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强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安全重大举措、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对严重忽视特种设备安全,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要坚决予以曝光。
(二)明确职责,落实安全责任。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各乡镇政府(街道办)对辖区内、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实行全面安全监管,并承担安全监管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目标纳入安全生产统一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职责,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好安全监管网络队伍的作用,形成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和企业守法自律的安全监管机制。
(三)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以重点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重点监管单位主要是指使用的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单位,如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各类气瓶充装站、热电厂,车站、剧院、大型商场及主要饭店宾馆、大型游乐设施集中的儿童公园、旅游景点、学校以及特种设备数量多的企业。重点监管单位应落实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自觉申报检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安监部门每年不少于2次对重点单位人员配置、设备状况、使用情况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详细记录。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防范机制和事故处置预案,减少特种设备事故,控制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四)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行为。质监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监督检监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特种设备未经登记许可和定期检验合格擅自非法使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查处;坚决取缔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生产的企业和单位,抓典型案例,充分利用行政执法和查处的威慑力,引导企业培养守法意识,养成特种设备自觉申报、自我管理习惯,提高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