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是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的需要。目前现有完好仓容中适合散装、散卸的仓容仅占3%,其余97%的平房仓不适应散粮接收发的需要,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立筒仓、浅圆仓在新建国储库仓容中也只占到13%。二是运输方式落后。粮食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流通中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包装材料耗费大、粮食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人工成本非常高。三是装卸自动化水平低。绝大部分粮食的装卸仍采用传统的肩背肩扛装卸方式,效率很低。目前我省还没有粮库配备专业的铁路散粮卸车设施。四是组织化程度低。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了整个粮食流通的发展。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湖南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发展湖南粮食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实现粮食流通四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推进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主要通过编制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从政策上扶持企业投资现代粮食物流。粮食物流项目建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运作,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筹措,风险由企业自行承担。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粮食流通体制的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促进仓储设施社会化和运输服务市场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粮食物流链各个环节的无缝联结。
——整合资源、企业推进。充分利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整合资源,以粮食企业为主要力量,实施粮食现代物流项目。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规划第一阶段主要建设纳入规划的重点项目,解决粮食物流“四散化”水平过低的突出矛盾。在规划第二阶段主要解决重点项目的配套建设以及区域内部的粮食物流现代化问题。
——技术先进、注重效益。要结合我国国情、省情及粮情,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减少粮食损耗,降低流通成本。规划安排的项目要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跨省跨区粮食物流通道,完善重要物流节点,基本实现粮食流通“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和整个物流环节的无缝化连结,建立以湖南粮食现代物流园为中心,以岳阳、衡阳、郴州、怀化等区域性现代物流园为骨干,以宁乡横市、湘西洪源粮食物流园等遍布全省的粮食储备、加工、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三、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规划布局
1、粮食物流总量规划。近年来全省粮食总流通量约为900万吨,其中省外流入约300万吨,省内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