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金安全。
2、建立健全融资债务偿还机制。按照“谁用款、谁还款”的原则,实行偿还资金筹措领导责任制。原则上市政府分管领导为资金筹措负责人,项目承贷单位或公司为还款直接责任人。今年市财政除预算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融资还贷外。相关项目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筹措贷款偿还资金。融资平台要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切实履行还款职责。市政府将加强协调调度,综合采取土地整治开发变现,国有土地挂牌出让,闲置公产公物出租、拍卖,企业改制后房屋及土地处理等多种方式筹措还贷资金,确保按时还贷。
七、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依法依规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缴、稽查和管理力度,强化政府性基金和各类国有资产、资源收益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采分离”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规范镇、乡、办事处财政收支行为;启动“村财乡代管”改革;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进我市农村公益事业大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搞好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并建立制止发生新债的稳定机制。
八、积极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推进公共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的作用按照“抓项目、支三农、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三农、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合理增长,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保障作用。
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的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落户我市。
2、支持“三农”建设。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合理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引导和促进各项资金统筹使用。运用财税政策措施,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格局。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作。
3、支持民生事业。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民生财政”。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机制,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市廉租住房建设政策,逐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整合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建设,重点加大科技、公益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