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服务。
2、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团结有力、熟悉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奋发有为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特别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龄较轻的干部,担任街道党政一把手。要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机关干部挂职、选调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任职、从素质好的下岗职工党员、复退军人党员中选拔等措施,建设一支以社区干部和党、团员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
3、强化街道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市(县)委和街道党(工)委要制定街道社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把街道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纳入乡镇村干部1+1≥3培训行动之中,分级负责,抓好落实。要根据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努力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对辖区离退休党员、下岗分流党员以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提高党在全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切实加强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1、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职责。社区党组织除管好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居民中的党员外,还应对改制企业下岗分流职工党员、破产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外来打工的流动党员以及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实行统一管理。凡是辖区内居住的下岗分流、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原则上都要将党的组织关系由原单位转入社区,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对辖区内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采取挂靠或建立党小组的办法进行管理。
2、要围绕社区服务,组织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要大胆创新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寓于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以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为载体,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内各种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
在社区党员中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要根据社区党员的个人专长,把他们组成各种类型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向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法律服务、修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动党员尽心尽力为民服务,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在义务服务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在下岗职工党员中开展“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双带活动。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下岗职工党员自谋出路,重新就业,进而带动下岗职工再就业。要采取措施引导下岗职工党员、职工开发社区服务产业,开辟就业门路。
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订一份党报、听一堂党课、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写一份思想汇报”。定期组织辖区内流动党员参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