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管,谁负责”的 原则,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对社团建党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团,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由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责任社团党组织的组建和审批工作。2、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在社团筹备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可以在新申请成立的各类社团前来申请成立之际,了解该社团中的党员情况;凡是应当建立党组织的,在递交申请成立社团的有关材料之后,还应递交申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材料;获得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成立的社团,在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之后,业务主管单位应要求其马上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社团业务主管部门的事先协商和沟通,在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的同时,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按照这种模式,就能做到社团核准登记与社团党组织的建立基本同步。3、社团党组织的建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由于社团类型的多样化、社团实行会员制、许多会员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不在社会团体等特点,因此,在社团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能搞“一刀切”,而应采取多种形式。社团常设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中,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当建立独立的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并且比较分散的,可从实际出发,按照所在区域或行业系统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活动地点比较固定、人员相对稳定的社团,可通过建立会员党员临时党支部等形式,发挥会员党员在社团组织中的作用。社团党组织一般不设专职党务干部,日常党务工作应由社团党组织的党员兼任。
四、社团党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章程》没有作出专门规定。根据中组部,民政部 《通知》精神和有关规定,社团党组织应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任 务的基础上,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即保证党对社团组织的政治领导,保证社团组织正 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各类社团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 纽带;监督社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支持社团及其负责人按照社团章程规定 开展工作,协助业务主管单位抓好社团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推动社团建立健全自 律机制;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党委党组织的领导,定期汇报工作,对重大问题,特别是 对社团的违法行为和可能发生的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隐患,应及时请示汇报;加 强社团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探索符合社团特 点的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做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及发展党员工作;加强社团 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五、社团党组织怎样有效地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社团党组织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有效地开展党的工作。业务主管单位可通过建立选派联络员制度,加强与社团的联系。联络员应从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中挑选产生,其主要任务是及时了解社团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协助业务主管单位及党组织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各级党组织都要及时了解掌握所属党员加入社团的情况,并对参加社团活动的党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参加社团的党员应主动、如实地向本单位党组织报告加入社团的情况,积极在社团活动中发挥政治导向作用,引导群众参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抵制各种不良和非法的活动。各级党组织对支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