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手,作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载体。
实施“凝聚工程”,就是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以明确工作职责和改进工作方式为前提,以强化服务群众的功能为重点,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关键,以改善工作条件为保障,努力构建基层党组织的网络体系、组织工作体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工作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1.构建上下贯通、关系顺畅、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体系
健全区委、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完善区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区网络式、全方位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1)借鉴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对调整后的社区区域党建工作资源进行系统调研、摸清底数,完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研究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
(2)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隶属关系。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原则上要成立党委,合理划分党支部、党小组,使党组织延伸到胡同和楼门院,延伸到科、队、站、所、组、室。积极推进高档公寓、危改小区党组织建设。及时理顺隶属关系,凡是已建立党组织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实行属地、属条、属资管理。
(3)大力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抓紧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较少不能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采取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等方式开展党的工作。固定职工50名以上的“两新”组织力争有党员;固定职工100名以上、生产经营稳定、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两新”组织,要建立党组织。在建筑工地、摊群市场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对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要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组建工会,本着“先服务,后建会,再建党”的思路,推进党工共建工作。各街道工委可聘请1-2名熟悉企业管理和党务工作的专职党群工作者,对“两新”组织党工共建工作进行指导。
2.构建职责明确、程序完备、民主集中制健全的组织工作体系
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规范工作程序,使基层党组织工作决策与其他组织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相衔接,并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众工作路线;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使党组织永远保持先进性;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
(1)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东发[2009]26号),结合和谐社区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凝聚居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企业文化和维护职工利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