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和街道两级要把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充实社区党建工作力量的重要途径,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要按照每个社区正职不少于1:1、副职不少于2名的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凡年龄在4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的社区工作者,都要参加学历教育。要依托党校和社区学院,抓好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管理和监督。实行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把考核工作与开展评选“满意不满意社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惩挂钩。开展“领头雁”工程建设,要突出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重点,力争到2009年底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三个80%”的目标。
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工作规则、决策议事规则等制度,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组织的关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社区居委会要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居委会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的关系,社区党组织要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管理,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文明、有益的服务活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帮助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群众。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动员和组织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
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开展社区与驻区单位间的“思想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会工作联做”活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社区的有效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立足社区、关心社区、共建社区”的观念,主动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自觉接受驻地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实现共驻、共建、共享。驻区单位上级对驻区单位有关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考核、评选,应当听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的意见。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
不断探索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始终保持党员队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伍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社区发展党员工作。要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进社区的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定时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认真落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