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
近年来,在中央、省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的强力引导下,我市的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是,当前粮食生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稻田抛荒现象严重;基础设施老化失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产投入严重不足,适用技术普及缓慢,整个粮食产业的弱质属性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为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郴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要求各级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重视力度。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自给的方针,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乐观,不可掉以轻心,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严格保护耕地,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市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每年减少1万亩左右,人口却每年净增2万左右,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耕地,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重点是加强工业区、矿区附近农田的耕地质量保护,严防矿毒、工业废水污染。要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执法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耕地保护执法大检查活动,严肃处理耕地保护中的违法行为。要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生产,提倡施用农家肥。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力争2009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50万亩。
三、千方百计稳定水稻播种面积。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稻田面积锐减,耕地抛荒严重,双季稻改单季稻现象增多,造成我市水稻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09年底全市水稻播种面积379万亩,比最高年份的1977年446万亩减少67万亩。稳定粮食生产,必须首先稳定水稻播种面积。2009年,全市水稻面积必须稳定在380万亩以上。要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民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生产。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耕地抛荒现象,对抛荒的农田,规定不能享受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严禁在农田上发展林果业。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
四、突出抓好优质稻开发,提高水稻生产的优质率比重。 各地要把抓好优质稻开发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来抓。力争2009年全市发展优质稻面积270万亩。各县(市、区)要按照“连片种植,一片一种”的原则抓好优质稻生产规划布局,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乡镇。农业部